金州勇士-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 作者:benson 2020 年 11 月 26 日 引導資金“脫虛向實”密切關注不良資產變化 7月11日,中國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介紹當前銀行業保險業運行情況,金州勇士並就各界關注的熱門話題答記者問。當前我國銀行業保險業整體運行穩健,風險可控,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不斷提升。截至6月末,我國銀行業境內總資產301.5萬億元,同比增長9.8%。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2.09萬億元,同比多增2.42萬億元。6月末,不良貸款餘額3.6萬億元,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比年初增加4004億元,不良貸款率2.10%,比年初上升0.08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178.1%,比年初下降4個百分點。保險資產總額21.7萬億元,比年初增長5.7%,保險公司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244.6%,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233.6%,保持在較高水平;上半年實現保費收入2.7萬億元,同比增長6.4%。銀行保險機構主要經營和監管指標處于合理區間。 據介紹,當前,銀行、保險業面臨的突出風險與挑戰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不良資產上升壓力加大。今年初以來賬面不良貸款餘額雖然增加不明顯,但由于經濟下行在金融領域反映有一定時滯,加之宏觀政策短期對衝效應等,戴子郎百家樂算牌法違約風險暫時被延緩暴露,預計在今後一段時期不良貸款會陸續呈現和上升。二是部分中小金融機構問題較為嚴重。有的銀行、保險或信託公司,存在大股東操縱和內部人控制,公司治理機制失效,風險不斷積累。三是部分市場亂象有所反彈。一些高風險影子銀行死灰復燃,部分資金違規流入房市股市,推高資產泡沫。四是違法違規行為時有發生。 對于不良貸款可能出現大幅反彈應該如何應對準備?該新聞發言人表示,糖糖 蔡亞臻一要進一步做實資產分類。嚴格區分受疫情影響出現困難的企業和本身經營風險較高的企業,對于後者,嚴格按規定確定資產分類。二要繼續加大處置力度。今年不良資產處置金額要在去年基礎上合理增加,降低撥備覆蓋率釋放的資源必須全部用于處置不良。三要拓寬不良資產處置渠道。綜合使用核銷、清收、批量轉讓、債轉股等手段,做到應核盡核,應處盡處。 針對銀行利潤與實體經濟基本面脫鉤的現象,該新聞發言人專門作出回應表示,在實體經濟增速大幅下降之際,銀行業利潤保持一定增長,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還是由于現行財務會計和統計制度造成的時滯影響。按照權責發生制會計原理,潛在風險貸款利息收入仍在利潤核算中全額計入,而實際風險尚未全面反映。其次,利潤增長很大程度上是生息資產大幅增長的結果。為大力支持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銀行業生息資產特別是信貸投放同比大幅增加。上半年,銀行業金融機構生息資產增長17萬億元,人民幣貸款增加12.09萬億元。規模大幅增加帶來賬面利息和利潤也相應增長。第三,外賣小哥回應大火中救出同行一些機構撥備不達標,即便按照現階段撥備覆蓋率最低標準100%測算,銀行機構仍有缺口合計超過3500億元。若均攤到全年補足撥備缺口,這些機構利潤增速將大幅降低。 據介紹,銀保監會下一步將繼續做好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恢復發展工作,抓好政策落地落實落細。一是全力打通恢復經濟循環。繼續鞏固經濟恢復發展勢頭,研究實施中小企業“低成本無擔保”應急貸款和大中型企業應急融資安排,更好發揮政策性金融逆週期調節作用。二是增強經濟發展後勁。加大重點行業、普惠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積極擴大最終消費需求。三是更好發揮保險保障功能。優化完善保險產品,加快理賠速度,使企業及時獲得保險賠付,盡快復工復產。四是持續提升宏觀政策協同效應。強化財政、金融、就業、產業等各項政策協調配合,更好服務各類市場主體。五是督促引導資金“脫虛向實”。深入開展市場亂象整治“回頭看”,依法嚴厲打擊資金空轉和違規套利行為。 近段時間,關于貨幣政策是否會在下半年轉向“收緊”的討論較多。在7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召開的上半年金融數據發布會上,央行貨幣政策司副司長郭凱表示,前期特殊的、階段性的政策在完成使命後將退出。 事實上,苗栗彩券行階段性政策退出,並不意味著貨幣政策轉向,也不意味著下半年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將有所減弱。 今年上半年,為應對疫情衝擊,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在特殊時期採取的特殊貨幣政策達到了預期效果。上半年,金融部門對于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持續加碼。截至目前,央行已經推出了包括3次降準、增加1.8萬億元再貸款再貼現額度、出台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實施中小微企業貸款階段性延期還本付息政策等在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政策效果很快反映在數據上。這3組數據增速之高為近年來少見 6月末,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11.1%,已經連續4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20.8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6.22萬億元;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2.09萬億元,同比多增2.42萬億元。 近期公布的各項經濟數據延續回暖勢頭。如汽車消費6月增速為4.8%。6月CPI同比上漲2.5%,低于預期,PPI環比上升且連續兩個月改善,這都說明疫情給供給端帶來的影響已經基本消退。截至5月末,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PMI已經連續3個月保持在榮枯線上方。下半年及未來一段時期,這種好轉的態勢仍將持續。 但在特殊時期推出的特殊政策有其階段性特征,需要理性認識。尤其是在4月以來,伴隨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經濟數據呈現好轉態勢。個別金融領域出現槓桿率回升和資金空轉現象,金融風險苗頭隱現。因此,貨幣金融政策也根據經濟金融形勢的變化及時進行了調整。 這些並不代表貨幣政策就此轉向。“貨幣政策的立場仍然是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郭凱表示,上半年的貨幣政策主要依靠傳統貨幣政策。上半年推出的、正在實施中和將要實施的貨幣政策支持措施合計約提供了9萬億元,這些政策都是比較長期的政策,總量上足夠。隨著下半年經濟恢復正常,傳統貨幣政策的作用可能會更加明顯。 下半年,金融繼續為實體經濟提供有力支持也不意味著“大水漫灌”。面對疫情衝擊,不少國家出現流動性匱乏、金融市場失靈等現象,為此出台了罕見的超強刺激措施。中國金融市場雖然受到了衝擊,但並沒有出現恐慌性失靈現象,我國也是少數仍在堅持正常貨幣政策的國家之一,“大水漫灌”不是選項。 下半年,穩健貨幣政策將更加強調“適度”二字。一方面是總量上適度,信貸的投放要與經濟復蘇的節奏相匹配。另一方面是價格要適度。要引導融資成本進一步降低,向實體經濟讓利。同時,也要認識到利率適當下行並不是利率越低越好。郭凱認為,利率如果嚴重低于和潛在經濟增長率相適應的水平,就會產生套利、資源錯配等問題。 “考慮到我國未來面臨的國際環境十分復雜而且可能多變,留有一定的政策空間十分有必要。” 植信投資研究院院長兼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貨幣政策工具實施效應有2至3個季度的滯後,當前進一步出台逆向調節措施需要考量已經實施的政策舉措效應的釋放因素。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認為,下半年貨幣政策的重心是創新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定向支持受疫情衝擊較大的中小微企業和困難人群。從政策目標看,受疫情衝擊最大的正是中小企業和低收入人群,政策應注重給這部分群體精準紓困;從政策取向上,金州勇士應以定向政策為主,實現“精準滴灌”中小微企業。,